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汽車傳感器是把非電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并向汽車傳遞各種工況信息的裝置,是實現汽車智能駕駛的核心硬件。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根據信號來源的不同汽車傳感器可分為車身感知傳感器和環境感知傳感器。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車身感知傳感器遍布汽車全身,被廣泛應用于動力系統、底盤系統、車身系統,實現對汽車自身信息的感知并作出決策、執行,是汽車的“神經末梢”,目前發展較為成熟,以MEMS傳感器為主。環境感知傳感器捕捉外界信息并提供給汽車計算機系統用于規劃決策,主要包括激光雷達、車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是汽車之“眼”,是未來無人駕駛智能感知系統的基礎。在自動駕駛的層級結構中,汽車傳感器處于感知層,產品附加值高,是實現單車智能駕駛的核心硬件。
駕駛自動化水平升級有望開啟中國汽車傳感器行業千億市場,2021-2025年CAGR達39%。目前駕駛自動化水平不斷升級的趨勢已經顯現,2022年5月奔馳L3級智能汽車的量產標志著汽車行業開始步入自動駕駛階段。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與駕駛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環境感知傳感器單車搭載數量有望持續增加,激光雷達或為車載環境感知傳感器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車身傳感器中適用于新能源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的電磁類傳感器占比有望提升,用于高精度定位的車載組合導航系統或為車身傳感器市場的主要增長點。我們預計2025年全球與中國汽車傳感器行業市場有望達到2121/1004億元,2021-2025年CAGR達34%/39%,其中全球車載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攝像頭、車身傳感器市場有望達到502/388/248/568/416億元,2021-2025年CAGR達133%/33%/29%/28%/17%,中國車載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攝像頭、車身傳感器市場有望達到258/196/97/285/168億元,2021-2025年CAGR達152%/32%/30%/37%/19%。
汽車傳感器產業鏈條機遇與挑戰并存,國內企業有望實現彎道超車。在汽車傳感器各個應用領域中,激光雷達市場主流方案為混合固態,固態化、芯片化架構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產業鏈方面國內在模擬芯片與FPGA主控環節存在一定差距;毫米波雷達技術壁壘較高,國內廠商當前已在整機和SOC芯片領域實現突破;車載攝像頭CIS成本占比超50%,中國廠商已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超聲波雷達發展較為成熟,當前已實現國產化,上游芯片環節仍存在差距;MEMS傳感器封測成本通常占總成本一半以上,設計制造與國外差距明顯,封裝環節通常由傳統IC封裝企業代工,國內較為領先。
行業評級及建議關注個股:在自動駕駛目標驅動下,智能汽車數量、單車搭載傳感器的數量有望增長,各類汽車傳感器均有望受益,我們認為汽車傳感器行業的收入與利潤有望增長,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激光雷達領域建議關注炬光科技、長光華芯、光庫科技、舜宇光學、天孚通信、騰景科技、永新光學、藍特光學、水晶光電、安路科技、紫光國微、均勝電子、萬集科技、聯創電子、騰景科技;毫米波雷達領域建議關注經緯恒潤、德賽西威、華域汽車;車載攝像頭領域建議關注韋爾股份、舜宇光學、宇瞳光學、歐菲光、格科微;超聲波雷達領域建議關注德賽西威、奧迪威;車身MEMS傳感器領域建議關注蘇奧傳感、保隆科技、漢威科技、四方光電、敏芯股份、賽微電子。
風險提示:技術發展不及預期;新能源車銷量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晶圓代工產能不足;新冠疫情反復;測算具有主觀性,僅供參考;自動駕駛技術路線改變。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