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據海關總署,美元計價,今年11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22%,強于預期(wind一致預期+20.3%、前值+27.1%);季調環比折年率+23.9%(前值27%)。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用CRB指數調整、消除價格因素,再經季調后,出口物量指數環比折年率-11.4%、前值-7.9%。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出口金額來看,除集成電路同比增速上行外(+37.3%,+7.9pct),服裝/玩具/家具等初級制造品,以及汽車/家電/手機等機電產品同比增長均減緩。出口量來看,據海關已發布數值,11月我國鋼材(-0.9%,-12.3pct)/家電(-2.8%,-9.3pct)/集成電路(0.4%,-3.2pct)/手機(-18.8%,-11.5pct)/汽車(66.9%,-16.4pct)出口量同比增速均較前值放緩。出口均價來看,家電(+25.3%,-5.5pct)、汽車(+19%,-20pct)出口均價同比漲幅低于前值,集成電路出口均價同比漲幅較前值擴大。
去年同期,正值美國地產后周期等可選消費加速修復,歐美國家需求拉動我國出口增長動能更為強勁,而今年同期,歐美需求受到疫情擾動較多、地產周期開始減速、財政刺激邏輯削弱,我國出口同比增勢略有放緩。若排除基數影響、取兩年復合增速看,11月我國出口金額較2019年11月兩年復合增速+21.2%,較前值上行3.5pct,出口動能仍不弱。
美元計價,11月我國進口同比+31.7%,大幅高于預期(前值+20.6%,wind一致預期+21.5%);季調環比折年率+32.3%(前值18.7%)。消除價格因素,再經季調后,進口物量指數環比折年率-3.1%、前值-11.9%。進口金額來看,11月份原油(+80%,+24pct)、煤(+763%,+470pct)、鐵礦石(+1.9%,+3.7pct)、鋼材(+23.7%,+17.9pct)、銅材(+27%,+32.7pct)、汽車(-2.1%,+44.7pct)、集成電路(+25%,+14pct)同比表現均好于前值(依次為進口金額同比、同比增速較前值變動百分點)。原油、集成電路和煤進口依次拉動當月進口金額同比增長5.7、4.4和2.7個百分點(加總為12.7個百分點,較上月提高5個百分點),對整體進口貢獻率達到40%。
11月,國內多數地區限電結束、工廠開工+補庫,大幅拉動原材料進口。從進口量來看,11月份進口原油(-7.9%,+3.3pct)、煤(+198%、+102pct)、鐵礦石(+6.9%,+21pct)、鋼材(-23%,+18pct)、銅(-9%,+24.5pct)、汽車(-26.4%,+33.6pct)量同比均好于前值,煤進口量維持同比大幅正增長,而原油、鋼材、銅進口量同比跌幅收窄。11月份,我國鐵礦石港口庫存量增長6.7%、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增長13%,11月產成品庫存PMI從上月的46.3%回升至47.9%,原材料庫存PMI從上月的47%回升至47.7%。
多數工業原料進口價格保持較大(同比)漲幅、原油及煤進口價格同比漲幅較前值繼續擴大。進口均價方面,進口原油(+95%)、煤(+189%)、鋼材(+61%)、銅(+40%)均價當月同比漲幅保持較高;原油和煤進口價格同比漲幅較前值進一步擴大。
11月份我國貿易順差717億美元(前值845億美元)。進口增速高于預期,經常賬戶順差收窄。11月貿易順差小幅低于去年同期(742億美元)。歐美疫情回升、Omicron毒株擾動,全面重啟及歐美需求增長再遇“挫折”;另一方面,盡管我國內需減速尚難言企穩,但原材料價格同比漲幅暫仍較大、使得進口金額增速高于預期。往前看,我國需求減速或逐漸傳導至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端,影響全球貿易周期及增長預期、進而反饋至我國的出口貿易。同時,全球需求放緩已逐漸體現在大宗商品價格端,進口價格上漲或有減弱。未來我國出口及進口增速或均將逐漸體現下行壓力。
風險提示:海外疫情控制不及預期;全球經濟重啟慢于預期。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